如何检测活性氧化镁的活性值发表时间:2022-03-08 15:49 活性氧化镁是众多氧化镁产品的品种之一,活性是指氧化镁的反应难易程度,由氧化镁固体颗粒的粗细程度(比表面积决定)。 活性氧化镁的概念并不十分严格,一般是相对于重质氧化镁而言的。活性的概念首先起源于国外,早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和日本就提出了关于氧化镁“活性”的概念,并规定的几种关于活性的指标和测定方法,其中主要有柠檬酸活性、吸碘值、吸油值等。 活性氧化镁的化学组成、物理形态等指标与普通氧化镁没有太大区别,但活性氧化镁的部分指标与普通氧化镁要求不同。例如要有适宜的粒度分布,平均粒径小于2,微观形态为不规则颗粒或近球形颗粒或片状晶体;用柠檬酸活性表示的活性为12-25s(数值越小活性越高),用吸碘值表示的活性为80-120等。 活性氧化镁的比表面积较大,是制备高功能精细无机材料、电子元件、油墨、有害气体吸附剂的重要原料。这种氧化镁由于其颗粒微细化,表面原子与体相原子数的比例较大而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和物理吸附能力,由于大量表面原子和表面缺陷的存在,表面原子的扩散速度很高,因此具有良好的烧结性能。 氧化镁有高度耐火绝缘子晶体。 氧化镁是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属于胶凝材料。呈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无臭、无味、无毒,是典型的碱土金属氧化物,化学式MgO。熔点为2852℃,沸点为3600℃,密度为3.58g/cm3(25℃)。溶于酸和铵盐溶液,不溶于酒精。在水中溶解度为0.00062 g/100 mL (0 °C)、0.0086 g/100 mL (30 °C)。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而逐渐成为碱式碳酸镁,轻质品较重质品更快,与水结合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镁,呈微碱性反应,饱和水溶液的pH为10.3。溶于酸和铵盐难溶于水,其溶液呈碱性。不溶于乙醇。在可见和近紫外光范围内有强折射性。菱镁矿(MgCO3)、白云石(MgCO3·CaCO3)和海水是生产氧化镁的主要原料。热分解菱镁矿或白云石得氧化镁。用消石灰处理海水得氢氧化镁沉淀,灼烧氢氧化镁得氧化镁。也可用海水综合利用中得到的氯化镁卤块或提溴后的卤水为原料,加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等生成氢氧化镁或碱式碳酸镁沉淀,再灼烧得氧化镁。中国主要采用以菱镁矿、白云石、卤水或卤块为原料 上一篇活性氧化镁脱硫法
|